在当前的纺织工业中,普遍的使用的纤维主要有两大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天然纤维最重要的包含棉,麻,毛,丝等,而常用的化学纤维则包括:涤纶,丙纶,腈纶,氨纶,维纶,锦纶等。以下就常用的化纤纤维做一些简单介绍。
筛网(网式滤布)的型号一般以目数来表示,例如300目,200目等。而每个目数型号都对应一个最大的透过粒径,以下是各目数的对应透过粒径表:
涤纶学名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1953年美国工业化生产了这种商品名为达可纶的涤纶纤维。在合成纤维中,涤纶是比较理想的纺织材料,世界涤纶纤维的产量1996年为1247万吨,占当年合成纤维总产量的65.5%。我国涤纶纤维产量1996年为210万吨。预计2000年世界涤纶产量达到1600万吨。
1.涤纶的生产:生产涤纶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是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酯、乙二醇。工业上生产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的工艺路线大致上可以分为酯交换法和直接酯化法两大类。可采取连续法、半连续法和间歇法生产。酯交换缩聚法: 酯交换法反应条件缓和,对原料和设备的要求不高,工艺上易于操作和控制,是最早工业化的方法,至今还在应用,但生产步骤多(包括生产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直接酯化法反应工序少,原材料消耗少,产品质量较高,但对原料, 设备和操作控制的要求比较高,是当今的主要生产方法。
2.强伸性和弹性 腈纶的强度为17.6~30.8cN/tex,比涤纶和锦纶都低,其断裂伸长率为25%~46%,与涤纶、锦纶相仿。腈纶蓬松、卷曲而柔软,弹性较好,但多次拉伸的剩余变形较大,因此腈纶针织的袖口、领口等易变形。
3.吸湿性和染色性 腈纶结构紧密,吸湿性低,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为2%左右。此外,腈纶的染色性不够好,但现在可采用阳离子染料染成各种鲜艳的色泽。
强度:涤纶纤维的强度比棉花高近1倍,比羊毛高3倍,因此涤纶织物结实耐用。
吸水性:涤纶的吸水回潮率低,绝缘性能好,但由于吸水性低,摩擦产生的静电大,染色性能较差。
B、锦纶滤布:抗张强度高,耐磨性特别好,表面十分光滑,卸渣方便,能抗大多数碱类和任何浓度的有机酸。
D、丙纶滤布:耐磨性和耐温性良好,对无机酸有良好的抗蚀性,对弱碱和室温下的强碱有较强的抗蚀性,在浓度低于80%的硫酸不被溶解。
1、采用滤布作为离心机过滤介质时,转鼓中装有金属衬网,滤布铺设在衬网上并作固定。由于滤布较软,强度较低,衬网的网孔应小一些,以便有效地支撑滤布、通畅地排出滤液。要求滤布有足够的强度、适宜的孔隙大小和孔隙率,对所处理的物料有耐腐蚀性,并有一定的耐磨性。滤布有三种织法,平纹、斜纹和缎纹,平纹的织法最紧密,斜纹次之,缎纹则较疏,孔隙率依次增加。滤布选择应通过试验确定,各种滤布的特性如下:
涤纶作为衣用纤维,其织物在洗后达到不皱、免烫的效果。常将涤纶与各种纤维混纺或交织,如棉涤、毛涤等,大范围的使用在各种衣料和装饰材料。涤纶在工业上可用于传送带、帐篷、帆布、缆绳、渔网等,特别是做轮胎用的涤纶帘子线, 在性能上已接近锦纶。涤纶还可用于电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耐酸过滤布、医药工业用布等。
腈纶的为聚丙烯腈纤维,它是用85%以上的丙烯腈和少量第二、第三单体共聚,通过湿法或干法纺丝而制得的。腈纶于1950年在美国开始工业化生产,是目前主要的合成纤维品种之一。由于腈纶的性质类似羊毛,所以它又称为“合成羊毛”。
腈纶生产以短纤维为主,它可以纯纺,也可以与羊毛或其他纤维混纺,制成衣着用织物,毛线、毛毯和针织品,非常适合于作窗帘。腈也可制长丝束,供加工成腈纶膨体纱。此外,腈纶还是生产碳纤维的主要原料。
1.形态 腈纶的纵面或有少量沟槽,截面随纺丝方法不同而异,干法纺丝的纤维截面呈哑铃形,湿法纺丝的则为圆形。
滤布,除尘布,无纺布,滤袋,以及筛网专业提供商——杭州合创过滤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过滤材料与过滤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更好的提供创新的固液分离和空气除尘解决方案。
离心机是一种非常常用的过滤设备,在化工等各领域都有广泛使用,而一般离心机都是以滤布作为过滤的介质,本人在长期的使用的过程中对此也有一些体会:
E、尼龙滤布:室温下对于碱和无机酸具有耐蚀性,价格低,但纤维较弱,强度较差。
F、聚氯乙烯滤布:对各种浓度的强酸和较高温度下的浓碱有良好的饿抗蚀性,表面十分光滑,便于卸渣。
2、滤布过滤目数(型号)按所分离物料直径确定,一般在选择滤布目数时应稍大于所要截留的颗粒直径,在过滤的初级阶段有少量的小颗粒穿滤,当所截留的较大颗粒搭桥形成滤饼层后,就可以消除穿滤现象,有助于提高过滤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