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布袋除尘器针对生物质锅炉烟气特性,经过 “烟气预处理→过滤捕尘→高效清灰→粉尘排放” 四步流程,完成高温粉尘的高效净化,中心原理环绕 “耐温、防黏、防腐” 打开:
降温调质:在除尘器进口设置 “高温换热器 + 凉风稀释阀”,将烟气温度从 180-300℃降至滤料安全耐温区间(200-240℃,依据滤料类型调整),一起防止温度过低导致焦油冷凝(<150℃);若烟气含湿量过高(>20%),可经过换热器适度升温(5-10℃),下降相对湿度,削减水汽与粉尘的结合;
焦油去除:在换热器后设备 “焦油捕集器”,经过惯性别离原理(气流碰击挡板)去除粒径>5μm 的焦油滴,一起在捕集器内壁喷涂聚四氟乙烯涂层,防止焦油黏附;部分大型锅炉配套方案中,会增设 “活性炭吸附层”,进一步吸附微量焦油(浓度降至<5mg/m³),防止焦油附着滤袋;
粗颗粒别离:预处理单元结尾设置 “旋风预别离器”,去除粒径>50μm 的粗颗粒(如未燃尽的炭块、大颗粒灰分),削减粗颗粒对滤袋的冲刷磨损,延伸滤袋使用寿命。
预处理后的烟气进入除尘器主体,经过耐高温滤料完成粉尘的高效捕获,这是除尘的中心环节:
选用耐高温滤料,干流为玻璃纤维覆膜滤料(耐温 260℃,短期可接受 300℃)或芳纶滤料(耐温 220℃,耐性好,合适中小型锅炉),滤料外表覆 PTFE 膜,构成润滑疏水、疏油的过滤层,既能阻挠细颗粒粉尘,又能削减焦油黏附;
烟气以 0.8-1.2m/min 的过滤风速穿过滤袋,粗颗粒粉尘因惯性磕碰被滤袋外外表截留,细颗粒(<10μm)因分散效应、筛分效应被滤膜捕获,构成 “粉尘初层”;跟着过滤进行,粉尘初层逐渐增厚,过滤功率从初始 95% 提高至 99.8% 以上,出口粉尘浓度可安稳控制在 10-20mg/m³;
除尘器内部设置 “多孔均流板 + 导流板”,使烟气均匀分布至每一条滤袋(气流速度误差≤8%),防止部分气流过快导致滤袋过度磨损,或气流过慢导致部分粉尘堆积;
滤袋选用 “上揭盖式” 设备,滤袋距离控制在 100-120mm,保证清灰时粉尘能顺畅下落,防止滤袋间粉尘搭桥结块。
生物质锅炉烟气中的粉尘易与焦油结合构成黏性尘层,需选用强化清灰方法,保证尘层有用掉落:
干流选用 “离线脉冲喷吹清灰”,将除尘器分为 2-4 个独立气室,清灰时封闭对应气室的进风阀,使滤袋处于无气流状况,再经过脉冲阀向滤袋内喷吹 0.6-0.8MPa 的压缩空气(喷吹时刻 0.2-0.3 秒),滤袋瞬间胀大变形,将外表黏性尘层震落;
针对焦油含量较高的工况,可配套 “辅佐声波清灰”,在脉冲喷吹前经过声波发生器(频率 20-30kHz)发生高频振荡,松动黏性尘层,提高清灰功率,防止滤袋 “糊袋”;
选用 “压差 + 时刻” 双控形式,当滤袋前后压差超 1500Pa(正常运转压差 800-1200Pa)时,主动发动清灰程序;若压差未合格,每 30-60 分钟守时清灰一次,防止过度清灰损害滤膜;
依据锅炉负荷调整清灰频率:高负荷运转时(烟气量、粉尘浓度高),缩短清灰距离(20-30 分钟 / 次);低负荷运转时,延伸距离(60-90 分钟 / 次),削减压缩空气耗费。
清灰后的粉尘落入除尘器底部的灰斗,经卸料设备排出,一起净化后的烟气合格排放:
灰斗选用锥形规划,歪斜视点≥60°,防止粉尘堆积;灰斗底部设备 “星型卸料阀 + 螺旋输送机”,卸料阀带加热功用(温度控制在 80-100℃),防止粉尘在低温段结块阻塞卸料口;
生物质灰分富含钾、磷元素,可作为有机肥质料或建筑材料添加剂,搜集后经过密闭罐车运送至下流企业,完成资源循环,防止固废处置本钱;
净化后的烟气(温度 180-220℃)经引风机送入烟囱排放,部分配套方案会在引风机后增设 “低温换热器”,收回烟气余热用于锅炉给水预热,逐渐提高动力利用率;
除尘器出口设备粉尘在线监测仪,实时上传排放浓度数据,满意环保部门 “在线监控、数据联网” 要求,保证排放合规。


